大眾網(wǎng)記者 王一剛 報道
在濟南高新區(qū)雅郡清源幼兒園,一場充滿童趣與意義的食育實踐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。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(lǐng)下,與小麥來了一場親密接觸,從播種到收獲,從田間到灶臺,體驗了完整的糧食生產(chǎn)過程,感受生命的成長與教育的自然發(fā)生。
去年11月深秋,小朋友們在收獲蘿卜后,在小菜園播撒下小麥種子。在孩子們的殷切期盼中,小麥破土萌芽,冬日的白雪為其覆蓋“棉被”。如今小麥成熟,孩子們走進田園,開啟了這場特別的旅程。
在百草園里,孩子們和老師化身“麥田觀察員”,全程見證小麥從形似嫩綠韭菜的幼苗,到抽出麥穗、麥粒飽滿成熟的奇妙蛻變。面對成熟的小麥,孩子們熱烈討論收割方法,最終在老師指導下,有的用剪刀,有的嘗試用鐮刀,掌握了彎腰、攏麥、下鐮的技巧,一捆捆麥子整齊地躺在田間。
收割后,曬麥、脫粒、揚場等環(huán)節(jié)依次展開。孩子們將麥穗鋪在小操場晾曬,不時翻動確保均勻;圍坐一圈,用腳碾、積木砸、車輪壓等創(chuàng)意方法讓麥粒“脫殼”;在揚場過程中,孩子們與老師配合,讓飽滿的麥粒與麥殼分離。
最令孩子們期待的當屬食育課堂。他們剝蔥、切蔥、和面,將蔥花鋪在面餅上,淋油、揉捏、折疊,制作出形狀各異的面餅。在老師指導下,面餅下鍋,不一會兒,金燦燦、香噴噴的蔥油餅就出鍋了。孩子們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活動結(jié)束后,孩子們拿起畫筆,將割麥、烤麥、做餅等場景畫在紙上,定格這份美好的回憶。這場從田間到灶臺的實踐,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學會了觀察、思考與合作,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,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融合。雅郡清源幼兒園通過這樣的方式,踐行“敬畏每一個鮮活的生命”的辦園理念,為孩子們的童年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enbeike.cn/news-8-5941-0.html讓生命自然生長,讓教育自然發(fā)生——麥浪拾趣:聆聽成長的拔節(jié)聲
聲明:本網(wǎng)頁內(nèi)容由互聯(lián)網(wǎng)博主自發(fā)貢獻,不代表本站觀點,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天上不會到餡餅,請大家謹防詐騙!若有侵權(quán)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。
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
朋友圈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微信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
點擊右上角QQ
點擊瀏覽器下方“”分享QQ好友Safari瀏覽器請點擊“
”按鈕